法國時間5月15日上午11點30分,台灣電影《左撇子女孩》在坎城影展完成了第一場公開放映,映後爆出熱烈掌聲。
也確實,我的第一反應是,我是喜歡《左撇子女孩》的,片子很好——鄒時擎與他的長期工作夥伴西恩貝克(Sean Baker),找到了一種甜蜜可愛的方法,講述女性是如何在傳統道德的父權壓迫之下努力地去奮力生活。
會提到西恩貝克,不僅是他擔任了《左撇子女孩》的製片、編劇以及剪輯,更多的原因是,你確實都能在《左撇子女孩》之中,找到那個我們如此熱愛西恩貝克的原因——就像《艾諾拉》、《歡迎光臨奇幻城堡》、《夜晚還年輕》(後兩部也都是鄒時擎擔任製片)那樣,他們以鏡頭書寫的女性角色都不完美,執拗、火爆,一言不合就開幹,但他們是真正有尊嚴的。
但也就是這份努力維護的尊嚴,使得這些女性角色遍體鱗傷——片中所有的女性難題,都與男性有關,但「尊嚴」也是他們得以抵抗傳統道德、父權壓迫的方法;鄒時擎去指認了這件事,而與其同時,鄒時擎並不妖魔化男性,這使得性別在這部電影當中,不單純僅是流於二元的對立,更多時候是曖昧地望向了社會系統,而這幾乎是更大的、更高的一層上空幽魂。
雖然,鄒時擎意不在(或說尚沒力氣)詳細拆解這個系統——又或是說,聰明地以「女孩」的視角才得以旁敲側擊般地目睹成人的社會系統,而這在《左撇子女孩》的第一顆鏡頭——那個萬花筒般的童趣世界的視角中就已經確立了;當然,這就與《歡迎光臨奇幻城堡》相互映照。
在此,我則也想到了空音央的《青春末世物語》。
雖然兩部片切入的主題與對象不盡相同,但這兩名新導演其實都找到了一個非常有效的視角與場域,讓自己的作品有機會去看見那個系統;空音央是高中男生以及學校、鄒時擎則是幼稚園女孩以及夜市——而他們也都帶著一種青春世代的抵抗能量。